翁夸小说网 其他类型 在年代文里当搅家精[七零]

第 180 章

杨水芹这个人,是有一定良知的,即使再不喜欢这个孩子,也不会故意饿死他干啥的,但为了面子,原本准备想把他还给派出所,现在姜苗又送给她锦旗,高帽子一顶一顶的往她头上戴,现在又成了好典型,这孩子也没法还回去了。

有的人是为面子而活,有的人是为里子。

前者只能只能委屈自己,自己受憋屈,后者是让旁人憋屈,自己舒坦。

杨水芹就是前者,为了面子,为了名声,即使再不想洗屎尿片,也要捏着鼻子洗。

为了能早日摆脱这个孩子,杨水芹天天往派出所跑,打听有没有找出孩子的家人。

都一个月了,还是没点动静,杨水芹的耐心被消耗完了。

“哭哭哭,整天就知道哭,有本事把扔了你的爹娘哭过来啊……没人要的东西,你爹娘也不是啥好东西,把你扔出来,也不怕遭报应。

我和你非亲非故的,养了你这么多天,给你洗了一个月的尿布,累死累活的,够可以了,我又不是你亲娘,你个小兔崽子就知道磋磨我。”

杨水芹一边洗尿布,一边冲着摇车里正在哭的小宝骂骂咧咧的。

盆子里飘着一层黄色的排泄物,杨水芹委屈的哭了出来。

她咋就这么倒霉啊,替旁人洗了一个月的屎尿啊。

盆里的那些她还洗完,小宝就又拉了。

杨水芹再也受不了,连尿布都没给他换,抱着他就要去派出所,还没出门,就见几个大姐拿着破衣裳过来了。

“你就是杨水芹同志吧?我们听说了你的事,像你这样的好人,现在都没几个,我们是特意来看你和孩子的,这就是你收养的那个孩子吧?”

“对,是我,你们快进来坐。”

杨水芹脸上的不耐烦被亲热的笑所替代,招呼着她们,还当着她们的面,温柔好性的给小宝换了尿布,惹的这俩人对着杨水芹一个劲的夸,夸的杨水芹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等人走了,杨水芹对着自己的脸,扇了一下,把她们带来的破衣裳,扔到了屋子里。

杨水芹啊杨水芹,你咋就这么要脸啊,你为啥不能和那个姜苗学学,把这个孩子丢给派出所,这不是你一直想做的吗?

人家夸你两句,你就怂了……

杨水芹恼恨的把小宝放回了摇车里,痛苦的继续洗起了尿布,她已经没有了刚刚那股勇气了,她的鼻端飘着一股子刺鼻的屎臭味。

……

自打上次姜娟子把孩子丢在姜苗家门口,她没敢回家,而是直接住在了和她相好的那个男人家里。

孟长林现在手里还有喝酒的钱,就没找她,以为是她抱着儿子回娘家去了。

姜娟子不放心自己的儿子,一天下午来到了槐花胡同,找人打听儿子的事,刚张嘴,就听说了现在公安正在找扔孩子的人,后面又听说孩子被人养着哪,她以为养她孩子的人是姜苗,就放心了,然后匆匆离开了槐花胡同。

等孩子大了,考上大学后,她再来认他。

她这样做,是没法子,是迫不得已,她的良心很不安,但这种不安,等她过上几天安稳日子就忘了。

又过了一个月,公安同志还是没有找到扔孩子的人,杨水芹整个人憔悴的不成样子,人也瘦了一圈了,眼窝黑乎乎的,浑身散发着一股子难以言说的臭味。

杨水芹抱着哭闹不休的小宝,把孩子放在派出所,扭头就走,她要是再养这个孩子,她会疯掉,这些天,头发大把大把的掉,一听到他哭,她就忍不住想吐,想把他扔出去。

她把孩子还给派出所后的第七天,孟长林就拽着被打的鼻青脸肿的姜娟子来认孩子了。

“公安同志,你救救我,他打我。”

姜娟子见来到了派出所,使劲挣脱开孟长林,跪在了公安同志面前。

“同志,你快起来。”

“我不起来,你们不帮我,我就不起来。”

“你为啥打媳妇?”

刘公安质问孟长林。

“公安同志,你们给我评评理,这个女人,背着我偷男人,还把我儿子给扔了,你们说,我不打她打谁?”

孟长林振振有词,他半个月前,手里没钱了,就去姜家找这个贱货,可没找到,后面找了她十几天,才在煤场看到她,一路跟着她,见她进了一个男人的家。

他冲进去,揍了那个男人一顿,然后把她拽回了家,一问才知道,她把儿子给扔了。

“那你也不能打她啊,有事好好说,大不了就离婚。”

刘公安批评了孟长林几句,然后又批评了扔孩子的姜娟子几句,就让他们抱着孩子回家了。

姜娟子不愿意回家,走的时候死死的拉着派出所的门,不肯松手,因为回家又是一顿毒打。

“同志,跟着你丈夫回家吧,他要是再对你动手,你就过来,我们批评他。”

这种事公安不好管,也没法管,人家是两口子,女同志不仅偷人还扔孩子,这怎么管?

碰上那种打媳妇的,他们公安只能劝,只能批评,没法子,这是他们家庭内部矛盾的事,不该他们公安管。

姜娟子的眼神很绝望,一路被孟长林拽着。

“你个破鞋,背着老子偷男人,你给我等着,我要告诉街道的人,让他们来批你……”

……

杨水芹自打把孩子还给派出所后,之前那些说她好的人,一个个都撇了撇嘴,这些天她们早就把她当成了道德标兵,楷模。

在她们看来,杨水芹同志思想觉悟这样高的人,怎么能怕苦怕累,把孩子还给派出所啊?

这和她们心中的杨水芹不一样了。

主要是刚开始的时候,把杨水芹吹的太高了,现在她自己下来了,旁人就会觉得她不过如此。

杨水芹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她不管咋说都养了那个孩子两个月,做了好事啊,为啥她现在一不养,那些人反而要说她,却没有人说那个姜苗。

她比她好多了,那个姜苗当初连一天都不愿意养。

……

沈儿去了港城,姜苗跟着老李去乡下收古董去了。

“老乡,还有多远的路才到牛沟村啊?”

穿着漏脚指头布鞋的老李,操着一口土话。

“快了,快了,前面就是。”

赶着驴车的老汉,头上包着一块白手巾。

“你大姐叫啥名啊?”

“叫王小草,我和我外甥女打听了好多地方,才打听来的。”

“你大姐当初为啥离开家啊?”

“她男人打她,就跑了,再也没回来过,都十几年了,我外甥女都这么大了。”

老李的外甥女——姜苗,正在板车上嗑瓜子,穿的破破烂烂,脸上摸的都是灰,土气的不行。

没一会儿就到地方了,老李和姜苗把板车上的行李拿了下来。

“老乡,真是麻烦你了,这是坐车的钱。”

老李从裤腰带里,摸半天,才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票子,递给了对方。

老汉嘴上推辞了两句,就把钱接了下来。

“这个地方你都七八年没来了,有好东西的那个人家,都不知道还在不在了。”

姜苗把包挎在了身上,和老李往村子里走。

“应该在,那个大姐一直在家等她丈夫哪。

这个大姐也是个苦命人,当初时局动荡,刚成婚,丈夫就离开了家,这么多年,了无音信,她在家照顾公婆,抚养小姑子小叔子……”

说着说着,就来到了那家大姐门前。

姜苗敲响了门,来开门的是个瞎眼的老婆婆。

“你们找谁啊?”

“大娘,我们是过路的,来讨碗水喝。”

“你们进来吧。”

老婆婆拿着拐杖,走到院子里,指着灶房,

“水缸里有水,你们自己舀。”

“行,家里就您一个人在家啊?”

“还有我儿媳妇,她病了,在床上躺着哪。”

老婆婆话音刚落下,偏房的门就打开了,出来一个嘴唇苍白,面容苍老的女人,姜苗的目光落在了她的胳膊上,那里有一个还没愈合的针眼。

“大瓜媳妇,你既然出来了,我回屋睡会去,你待会把饭给做了。”

老婆婆说着,拄着拐杖回屋了。

“你们是要喝水吧?等一下,我去给你们舀水……”

她说着,身子就晃了晃,像是快要晕倒似的,姜苗连忙扶住了她。

“大婶,你快坐下,我们自己去舀。”

离近一看,才发现她胳膊上密密麻麻的针孔,看的她头皮发麻。

“大婶,你是病了吗?”

对方连忙用手盖住了胳膊上的针孔。

“没啥病,你们喝了水,就走吧。”

姜苗没有多问,和老李对视了一眼,就先出来了。

在村子里找到了一个人,打听起了大婶家的事。

“你们不知道,她是个苦命人,替她男人照顾老娘,照顾那个家,好多年,她丈夫一直没回来,她为了供小叔子小姑子上学,隔差五的去卖血。

昨个她那个离家很多年的男人,大瓜回来了,在外面发财了,穿的体面的很,不仅又娶了一个年轻漂亮的,连孩子都有了。

这次回来,是要把弟弟妹妹,还有老娘都接到城里享福哪。”!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