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夸小说网 其他类型 八零后创业记

第234章

八零后创业记 清澜皓月 4218 11-21 12:55

张灏左右看看,“这房子是傅总的吧?”

他老板肯定不会在别人的地方大喇喇的午睡。

“没错,这房子姓傅,这个小院连着前头两进都是。不过前头租出去了,难为你竟然找到了侧门。”

“是前头的人给我指的路。”

张灏往前头两进的方向看了看。麻木了,小草不会嫉妒大树。

他9月1号起已经调职到了北京。各地管理组基本工资是不会变的,他依然是3000。

至于提成,如今就一家店,怎么跟之前比?

不过,出来开店是有开店补助的。在提成的门店满十家之前他都能拿每月2000的补助。

所以经济上并没有什么损失。

不过,正式调职就不享受包吃包住的待遇了。

员工同样是如此,不拿出差补助、不包吃包住,但时薪涨到了7元。

这些规矩是崔音根据之前开店的数据拟定,秦歌批准的。

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尽量既不让公司吃亏,也不让管理组和员工不满。

不过目前北京还没有成立分公司,户口那些暂时还没有办法。

张灏的住房公积金和社保依然是在蓉城。

他也计划赶紧在蓉城买套房先供着。蓉城购买套一的话八万以内首付,月供两千就够了。

他自己攒了两万,预备跟父母先借六万。那也是他父母毕生的积蓄,就是准备给他买婚房的。

时不我待,房价看涨他又供得起,这个月拿到工资先买了再说。

然后再攒一段时间的钱,可以抵押出去凑够在北京买房的首付。

到时候蓉城的房可以租出去,以租养供。父母的钱缓一缓,过两年手头松动了再还。

这样压力就不会大得难以承受了。

之前傅宸、韩宇等人在游艇上讨论房价的问题,他和顾阳一起在旁边听到了的。

那些人有大富商、银行高管、名医......他觉得跟着他们买房子不会有错。

秦歌一套接一套的买,而且房价确实是在涨。她蓉城两套房都还没交房就涨了十万了。

只是上班的话,多久才能净赚十万啊?

这些对下头员工还是有些刺激的。张灏、崔音这样凑得出首付的就都在打主意了。

他们俩加挂职的顾阳、陈默应该算是公司里秦歌之外第一批次买房子的,都集中在这九月左右。

对,崔音也决定不等了,就在公司附近先买一套。

反正也是要过两年才能交房子。

芳姐之前给王明远切了冰镇西瓜过来,看张灏来了便又切了一盘送来。

“谢谢芳姐!”

“不客气。小张你坐会儿,秦歌她马上过来。”

那天去店里,芳姐也跟着去了,认得张灏。

果然,没一会儿秦歌就穿着T恤和裙裤过来了。

她坐下拿起一块西瓜来吃,拿得比较少的那一盘的。这样不太凉。

吃了几口她才道:“你和我们说说北京这个店的情况。”

看商超系统,只能看到数据。具体门店里的人手的情况那些是不知道的。

不然也没必要叫他过来了。

数据上呢,秦歌和王明远是很直观的看到每日进单数据比蓉城同期开张的店要多30%。

而且,其中75%都是电脑下单。这边的电脑普及率高多了!

另外,因为一开始就是提倡的用支付宝结算。所以基本上北京的顾客和商家都是开通了支付宝的。

顾客用这个,前面20单一单能在开业的八八折基础上再95折。

所以,每小时送单数也比西南的整体数据好看。

张灏道:“从第一周的数据看,北京店的利润率比西南的店要略高些。差不多是高20%的样子。我是拿蓉城差不多同期开的那家店作为比较对象。那家店七天的利润一共是1750,北京是2100。不为别的,就是因为订单数多。所以哪怕人力成本和房租是蓉城的两倍、利润率依然要高些。咱们一切的基础应该都是来源于订单数。”

“等到多开几家店铺,广告费和榜单费应该也能比蓉城的店高。不过具体数据还得回头细看。现在入驻的商家才36,哦不,加上今天的有40家了。不过,还是一拉就到底了。所以榜单暂时是卖不出去的,没有效果。广告也还卖不出去,一个门店的有效IP数太少了。”

这几天他们都在方圆三公里范围外送。瞧着同行因此生意好了,之前去拜访时留下的联系电话就有商家主动打来要求入驻了。

外送的单每单少赚10%,但这是额外的提升啊。

秦歌道:“什么时候能上广告?”说起来广告费才是盈利的一个关键。

“10月16号,我预备10月中旬在北京一次性开四家店。现在正在跟郑瑜那里协调人手,也不少人想到一线城市发展的。北京这两个店届时应该能抽出14个熟手,再需要总部支援14个人。其他人现招现培训,10月4号开始!”

秦歌拉了一下商超系统的数,现在一共是50家店了。九月的第一周,西南四地也各开了一家新店。

过去一周50个外送店的利润是88000。

那九月外送这块应该有30万以上的利润。离50万的目标又近了!

开学季嘛,比其他月份肯定要强些。朱晓丹搞的开学大礼包卖得还不错!

捎带着卖出了很多不那么畅销的生活用品。外送单的金额提升了,外送费也跟着水涨船高。

这第一周又要做军训大礼包,应该不比第一周的生意差什么。

而且,西南地区的顾客在陆续接受支付宝付费了。这能给他们省出不少人力成本来。

不过,当前10%的外送费和人力成本相抵之后,利润还是不太大。

所以,秦歌如今关心的是北京的广告费、榜单费能不能给自己一个惊喜。

还有她想把优惠券都摊到入驻商家头上,想收顾客会员费。这都得赶紧开店、把点铺开。

铺开了,广告效果都要好很多。

“行,那如果北京上广告的效果好。下一步就去上海吧。”

张灏点头,“我的想法是10月4号上海也可以开始进行跑商圈、寻找货源、门面等的准备了。争取10月底就开出店来。”

秦歌苦笑,“哪里还有能独当一面的人去上海开店啊?现在连各部专员的助理都全部下店当副店长、店长了。”

从6月中旬的16家店到如今的50家店,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人!

缺资深骑手,缺副店长、缺店长、缺区经理、缺区域经理。

现在门店那么多,除了山城有了第一套行政机构,其它各店的事务都是总部在管。

就复核门店工资,都够财务部喝一壶了。

而且,徐昭佩手下几个得力的专员、专员助理也都去当店长、副店长了。

她给秦歌打电话都在嚷嚷,“活儿本来就比之前多,郑瑜还把我的人手全抽调走了。刚培训好能上手干活的,又抽调走了。”

“那郑瑜的人手呢?”

“也抽调走了。崔音姐后勤部的人也是这样。连外宣部耍笔杆子那帮人都被抽调到店里了。”

“不然你以为给你年薪五万是为什么?蓉城年薪五万的工作多么?月薪都够在当地买1.5个平方了。更何况你才大三。”

徐昭佩也不是干不下来,就是习惯性要撒撒娇。被秦歌半哄半劝的说一通,她又埋头干活去了。

至于郑瑜,她没空撒娇。

她每三天去一次人才市场,另外两天在各大高校勤工俭学办公室扒拉人。

现在人事部连能替她去跑腿的人都没了。

这会儿她也庆幸没让她兼管办公室了,没那精力。

如今她跑了回去,后勤部新来的打杂小妹立即送上一碗绿豆沙。

崔音姐后勤上的事儿是做周全了的。

确实得分工!

所以张灏这会儿说让人去上海开店,秦歌也忍不住喊没人了。

上海那种地方,敢随便派一个一把刀去么?

如今区域经理就需要五个。上海再要一个,真找不出人来了。

两个办公室都快成空架子了。就是想揠苗助长也得有苗苗啊。

张灏道:“我是这么想的。北京正好秦总你在,我这段时间提拔一个店长起来代理区经理。有大事让他找你请示、汇报。等10月底上海的店开出来了咱们就缓一缓。到时候蓉城的30家店也开满了。咱们五个地方,一个月只开十家店。这样11月差不多就是七十家店养十家店,人手就不会缺了。关键你的免税年限明年六月底就到期了,得趁最后的时限多挣点钱。明年7月开始要交的税可太吓人了。”

到时候怕是一个月交税都要交四五十万。

秦歌点头道:“接下来三个月200万的利润是有的。货款还压着三个月的,也有150万。一个月开十家店,经济压力不大。”

王明远道:“你们都是把小卖部、奶茶店算在里头的吧?那回头外送店得欠多少外债?”

秦歌道:“截止八月是欠30万,但自己账上还有10万左右。一个月十家店的话,估计顶多欠50万!”

反正欠的是她自己的钱,她不带怕的。

王明远道:“那再买了办公室,岂不就欠250万了?”

秦歌白他一眼,三言两语和张灏说了自己买办公室的打算。

张灏一盘算,也觉得买办公室比较合算。关键是房产证到手,就立即可以拿去抵押。

秦歌道:“一个月十家的频率,外送店每月收支差额在十万以内。小卖部和奶茶店加起来一个月应该能净入50万以上。另外,我上海那套房马上可以抵押到50万。所以2006年6月前,咱们生意只要正常运转,经济上就没有问题。”

托用支付宝支付节省人力成本和控制超174小时工时节流的福,外送店的利润率应该会越来越高的。

徐昭佩给她画的大饼,就目前这些店一个月最高能省出八万多来。

给剧组她暂时只需要拿15万出来。她从借傅宸的200万里抽,连他的138万一起。

他也是自己的现钱都在投资。这套四合院抵押贷款的2000万肯定也是要派用场的。

她就给他说了,给剧组的钱都先从她这里拿。

王明远点点头,“成吧,你们心头有数就好。”

商量好了,张灏跟着秦歌往正房走。

“秦总,如果07年6月外送店的资产没到1200万,王总真的会收购我们外送店41%的股份么?”!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